最近好几个身边的朋友都问我深圳股指期货配资,现在该不该卖房?房价跌了这么多,是不是该放弃了,要不再等一等,看看会不会反弹。
他们共同的特点是,手里不止一套房,而且也不是专业的炒房客,就是手里有点闲钱,不知道买什么,结果就入手了房子,现在骑虎难下,卖也不是,不卖也不是。
说实话,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,但万达老板王健林最近的一席话,让我突然想通了,在2025年的一次企业家峰会上,他分享了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看法,为我们普通人的选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。
王健林说得很明确:现在卖房是明智还是愚蠢,绝不能一刀切,要看具体情况。
先看看数据方面,2025年,中国城镇住房空置率已飙升至21.8%,远高于国际公认的5%合理水平,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,53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跌,跌幅最高达7.9%。
房产交易的周期,也从过去的几天延长至平均97天,房子的流动性明显下降,这些迹象都在告诉我们,房地产市场确实已经进入了深度调整期。
老王之所以作出这种预测,也是基于市场现状,他上提出了房产决策的三大关键因素:区域发展前景、个人财务状况和资产配置多元化。
第一,看区域发展,王健林指出,人口持续流入、产业升级的城市核心区房产,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。
而人口流出、产业衰退的地区,即使短期房价保持稳定,长期来看也难以维持价值。
这个观点得到大部分网友的支持,2024年,一线城市新增常住人口仍保持正增长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分别增长2.1%、1.8%和2.5%,相反,三四线城市人口持续流出,93个地级市人口净流出超过2%。
第二,看个人财务状况,2024年,中国家庭平均房贷负担率高达41.3%,超过国际警戒线40%,高负债率下,要做出选择很难。
王健林的意思是,如果房子已经让你不堪重负,卖出减压也许是个明智的选择。
我想到了一位北京业主的例子,这位业主在2023年出售了郊区一套房产,尽管价格比峰值低了15%,但每月减少了12000元的贷款压力,腾出了资金用于改善生活和个人创业。
第三,看资产配置多元化,王健林提醒,将大部分财富都投入到房子上,显然是不够理智的。
2025年一季度,A股平均股息率达到3.8%,部分REITs产品年化收益率超过6%,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提升至4.2%,均高于多数城市的房产租金回报率。
那么什么样的房子该卖,什么样的房子能留?
王健林间接也提醒了哪些房产应该考虑出售,哪些应该保留,对于高层楼房、老旧小区,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房产,他建议谨慎持有,因为这些房产未来可能面临更大的贬值压力和发展局限。
相反,一线及强二线城市的房子依旧具备较大的吸引力,这些区域有人口流入和产业支撑,长期来看保值能力更强。
对于自住需求房产与投资性房产,专家建议应区别对待,首套自住房和家庭核心资产,不建议轻易出售。
抓住卖房的正确时机
《2025年上半年居民置业调查报告》显示,38.7% 的业主考虑在未来一年内出售闲置房产,比2023年增加了11个百分点。
考虑卖房的主要原因也从换房,转变为优化资产配置和改善现金流,这是一种更加理性的思路,说明普通人正在从追求资产增值转向财务健康。
说说我自己的感悟
王健林的观点让我恍然大悟,房地产决策不应该基于对市场短期走势的猜测,而应该基于个人实际情况和长远规划,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。
如果你有多套房产,且集中在人口流出、产业衰退的地区,那么卖掉一部分可能是明智的,如果你的财务压力很大,卖房减压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,但如果你持有的是核心城市的优质资产,且没有财务压力,那么保留可能更好。
对于咱们来说,现金流比任何都重要,在当今这个大环境下,保证现金流才能应对失业、降薪、疾病等特殊情况。
房地产市场已经过了普涨时代,未来将更加分化,我们需要根据自身情况,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,而不是盲目跟风。
网配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